禽畜养殖废水产生
1头猪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相当于7人生活产生的废水,1头牛每天排放的废水量更超过22人生活产生的废水。禽畜养殖业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已发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着手治理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的污染难题。这一标准的制定,表明我国继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治理之后,又将治理农业污染问题纳入了视野范围。据介绍,这一标准适用于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不适用于畜禽散养户。它旨在鼓励生态养殖,推动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畜禽场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考虑资源化利用,减少末端污染物处理量。据调查,目前我国养殖场平均规模是猪场650头,鸡场22000只,其中中小型畜禽养殖业的养殖数占养殖总量的70%以上,所造成的污染是全国养殖业污染的主要部分。为有效控制养殖业的污染,标准不仅严格控制养殖场的排污,也将为数众多的中小养殖场列为控制对象。 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危害日渐突出,一是养殖场排放的污染物量大,目前,全国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已达14000多家,每年排放的粪水及粪便总量超过19亿t,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全国23个省(区)、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状况调查表明,畜禽粪便产生量为同期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二是质差,养殖场排放的粪尿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平均超标53倍,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之和。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法又称“厌氧消化”。废水生物处理法之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净化的方法。其机理是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完全厌氧消化过程可分三个阶段:①污泥中的固态有机化合物借助于从厌氧菌分泌出的细胞外水解酶得到溶解,并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在水解酶的催化下,将多糖、蛋白质、脂肪分别水解为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等;②在产酸菌的作用下,将阶段的产物进一步降解为较简单的挥发性有机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③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将第二阶段产生的挥发酸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影响因素有温度、pH值、养料、有机毒物、厌氧环境等。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处理过程消耗的能量少,有机物的去除率高,沉淀的污泥少且易脱水,可杀死病原菌,不需投加氮、磷等营养物质。但是,厌氧菌繁殖较慢,对毒物敏感,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最终产物尚需需氧生物处理。近年来,常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